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
文章于 2017年9月7日 被检测为删除。
查看原文
被用户删除
其他

胜利统帅毛泽东

2017-08-31 时代红旗

党建网微平台

作者:潘庆华 王诗敏


战争最冰冷,战争最无情,战争也最无私。战争以胜负甚至以生死为检验,鉴别真伪,遴选领袖。


一部中国革命史,也是共产党、毛泽东与国民党、蒋介石的斗争史。而斗争的最高形式,是两支军队的较量。其结果不言而喻,一为枪杆子里出政权,一为枪杆子里失政权。


战争本质上是力量的竞赛。当年两军力量对比,天上地下,实力悬殊。以弱胜强,在军事上何其艰难。那么,毛泽东领导的人民军队,是靠什么打赢蒋介石全副美式武装的国民党军队的?


复盘研究五次“围剿”与“反围剿”,或有启发。


战争双方是互动的,对手始终从反面出题。20世纪30年代的“围剿”与反“围剿”,是中国革命最惊心动魄的对撞。对五次“围剿”与反“围剿”作对比考察:
国民党这边——


1930年11月,第一次“围剿”,蒋介石调集11个师10万兵力,长驱直入,分进合击。


1931年4月,第二次“围剿”,蒋介石纠集18个师20万兵力,稳扎稳打、步步为营,分进合击、互相策应。


1931年7月,第三次“围剿”,蒋介石自任总司令,集中23个师30万兵力,分路围攻,长驱直入。


1932年6月,第四次“围剿”,蒋介石自任鄂豫皖剿匪总司令,蒋声称战略上以动制静,战术上以静制动;三分军事、七分政治,经济封锁、堡垒推进,准备在长期战争中耗尽苏区资源,剿尽红军。


1933年5月,第五次“围剿”,蒋亲自任总司令,嫡系部队倾巢而出,其中50万兵力进攻中央苏区,先后建起5870多座碉堡和4200多公里的公路,企图逐步压缩并摧毁苏区。

红军这边——
第一次反“围剿”,红一方面军在小布召开誓师大会,会场悬挂的一副对联预示着战局结果。对联是:“敌进我退,敌驻我扰,敌疲我打,敌退我追,游击战里操胜算;大步进退,诱敌深入,集中兵力,各个击破,运动战中歼敌人。”这是红军第一次设计战争。毛泽东坚持诱敌深入,国民党军长驱直入,红军隐蔽待机、突然出击。“雾满龙冈千嶂暗,齐声唤,前头捉了张辉瓒”,歼敌15000人、缴枪12000支。鲁涤平则发了一封十分悲戚的电报:“龙冈一役,十八师片甲不归。”


第二次反“围剿”,大敌当前,毛泽东、朱德仍“诱敌深入”,集中兵力先打弱敌,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。红军白云山下一击即中,歼灭国民党军1个师又1个旅大部,随后,四战四捷,歼敌3万人、缴枪2万支。毛泽东填词畅抒胜利情怀:“七百里驱十五日,赣水苍茫闽山碧。”


第三次反“围剿”,国民党军重兵合围,深入苏区腹地。毛泽东以走求生,险中求胜,指挥红军主力悄然跳出包围圈,避强击弱,速战速决,边走边打。国民党军跟着红军后面打转,“肥的拖瘦,瘦的拖死”,铩羽而归。蒋的“围剿”无法剿灭红军,反而把红军锻造成钢铁部队。以“十六字诀”为基础,红军诱敌深入,慎重初战,集中兵力,打运动战、速决战、歼灭战,在实战中迭克顽敌。


第四次反“围剿”,由于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入苏区,冒险主义军事战略在红军中直接推行,对敌斗争经验丰富的毛泽东被迫离开红军领导岗位。但红一方面军在周恩来、朱德指挥下,尽可能排除干扰,坚持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,由被动转主动,取得了中央苏区第四次反“围剿”胜利。


第五次反“围剿”,战云密布。毛泽东被解除军事指挥权,完全不了解中国革命战争实际的博古、李德,开始“左”倾教条主义的统治。他们强令红军“全线进攻”“先发制人”,与强敌正面对决,以阵地防御和“短促突击”抗击敌人进攻。进攻中的冒险主义、防御中的保守主义,错误的战争指导,使红军失去灵活机动的作战风格,陷入死打硬拼的连番苦战,导致第五次反“围剿”失败,中央苏区沦陷。1934年10月,中共中央、中革军委率红军主力共8.6万余人,被迫开始战略转移,踏上漫漫长征路。

“三军想念毛主席”
同样还是那个对手,同样还是这支队伍,为何五次反“围剿”前后红军判若两人?!


变量主要在领导层。红军将士对博古、李德的指挥极度不满,要求改变领导的呼声愈加强烈,“三军想念毛主席”。


遵义会议上,毛泽东指出教条主义者的军事指挥“是鲁莽家和门外汉的理论和实践,是丝毫也没有马克思主义气味的东西,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……”


经不起最严酷的淬炼、最严格的筛选,就无法挑起最重的担子。遵义会议清算了博古、李德错误的军事路线,结束了“左”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,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。


在毛泽东的指挥下,红军恢复以往作战风格,战术灵活机动,纵横穿行于川黔滇群山之中,四渡赤水,威逼贵阳,兵临昆明,巧渡金沙江,打破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。


克劳塞维茨曾感叹,“在上千个优秀人物中间,有的可能以智力著称,有的可能以洞察力见长,有的可能以大胆或意志坚强而出众,但是也许没有一个能兼备这些品质而成为高出一般水平的统帅。”事实上,毛泽东就是这样一位既掌握战争艺术的精华,又兼备诸多优秀品质的伟大统帅。


“毛主席用兵真如神”,不是后人想象中的一句空洞赞颂,而是对一次次严酷斗争、一场场伟大胜利的经验总结,是革命战争年代亿万军民的实践感受和共识。
(本文节选自《大国军魂》一书)

红旗杂志欢迎原创作者投稿:邮箱438726462@qq.com


点击阅读更多《红旗杂志》《北门翠竹》文章

(1)闲庭趋步看花鸟,悦耳润眼且舒心

(2)150句古今对偶佳句,读完“唇齿留香”

(3)一幅绝妙对联,解尽人生意趣

(4)鸟语花香

(5)家,温馨;人,幸福!

(6)新中国第一个集体农庄——星火集体农庄

(7)毛泽东社会主义光明道路——农业合作化运动

(8)列宁彩色照片展示革命领袖温情一面

(9)纪念堂前的巨龙(请本文原作者与红旗杂志联系)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